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

蛙的生態觀察

上課了,老師拎著一個綠色袋子,裡面是一隻花狹口蛙,陳老師說牠比其他狹口蛙科還大十倍,是屬於外來種的青蛙,背部會分泌一種黏液,有劇毒,能夠爬樹,繁殖能力又強,嚴重影響本土蛙類,牠就成了我們的教學青蛙,老師用來告訴大家蛙類的特徵。

蛙類特徵:
1. 眼睛大大的,上眼瞼不透明,下眼瞼透明,下眼瞼是由下至上開合,看不清楚物體,只能看到形狀,也能分辨顏色。
2. 耳朵是內耳,不像人類一樣是長在外面,是在眼晴後面,也可稱為鼓膜,聽力很好。
3. 有小小的鼻孔,長在身體的最前端。
4. 嘴巴很大,一般補捉小昆蟲時是用長長的舌頭來捕捉。
5. 後腳比前腳長,很會跳躍,青蛙的腳上有蹼,很會游泳,腳上有吸盤,所以很會攀爬。
6. 皮膚濕濕的,用來呼吸,而且還會隨著環境、氣候甚至是情緒而變成不同的顏色。
7. 肚子總是貼在地上,因為要感受震動,隨時注意敵人。

還有
青蛙與蝌蚪的呼吸:前者是用皮膚和肺呼吸,後者用鰓呼吸。
青蛙與蟾蜍的皮膚:前者會因心情、環境溫度等原因而改變顏色,後者較粗糙。

老師鼓勵大家可以飼養花狹口蛙,以便好好觀察,但不可以任意棄養,隨便把牠丟掉。也教大家書上學不到的小祕招,如果要把在野外的蝌蚪拿回家飼養時,不可以用自來水,因為自來水含有氯,而且要在發現蝌蚪的地方拿一些泥,蝌蚪才有浮游生物可吃。

了解了青蛙的一生會經過卵、蝌蚪、幼蛙、成蛙等階段,今天的課程特別又有趣,因為陳老師帶了真的的青蛙來上課,讓這堂課變得精彩萬分喔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